• 美國 American
  • 美國的各大城市們

美國十大城市命名由來(五)費城


費城的名字Philadelphia,音譯起來應該寫作「費拉德爾菲亞」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這名字實在希臘得很,讓人聯想到以神諭聞名的德爾菲。因為太長又太饒舌,華人圈於是懶病發作,乾脆直接簡稱「費城」,省事愉快。不過別擔心,嫌麻煩的不是只有華人而已,美國人自己也經常稱之為「Philly」,很是親暱。

費城獨立廳正立面
說到費城就想到Allen Iverson,噢不,那已經是20年前的印象了(悲)。不論何時,說到費城還是會想到1776啦,以及1776的具體象徵:那一年通過《美國獨立宣言》的賓夕法尼亞議會,也就是現在的獨立廳(Independence Hall)。同時,獨立廳也是1787年《美國憲法》通過的地方,被視為美國的誕生之地,因而成為美金百元大鈔的背面圖案。

Philadelphia是由兩個希臘文組成:Philos是友愛的意思,Adelphos則是指兄弟,用希臘字母寫的話,就會是Φιλαδέλφια。奇怪吶,又不是希臘殖民地,幹嘛要取希臘名字?其實說穿了就是兩個字:騷包。17世紀的歐洲正開始流行一種新古典主義的學院派風氣,君不見僕辛(Nicolas Poussin)與羅倫(Claude Lorrain)的畫作裡,總是充滿希臘羅馬情懷,以至於日後的英國富人總要在花園裡搞一座羅馬廢墟才滿意。這種懷古情節到了新大陸後變本加厲,遠渡重洋來到這裡的先民們,胼手胝足地建立殖民地,一切的一切可以說是從零開始,面對一片荒蕪的文化沙漠,很自然地便把古代文明視為憧憬,而數世紀來迫害著他們的歐洲政局,到了這裡正好可以砍掉重練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以希臘羅馬古地名為新城鎮命名的,在美國東岸其實並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事。

費城自由鐘中心內的自由鐘
自由鐘也是費城的建國朝聖景點,最初懸掛在賓夕法尼亞議會的塔樓上,用以召集議員前來開會。人們認為這座鐘曾經被敲響召集市民聆聽《獨立宣言》宣讀(雖然事實似乎並非如此),因此成為美國獨立的象徵符號。然而自由鐘本身卻不怎麼堅固,從英國送來時就被發現裂痕,到了1846年時裂痕已大到敲不出聲響,只好請它退休,目前展示在自由鐘中心內。

幫費城取名字的,是她的創建者威廉賓恩(William Penn),前英國海軍上將老威廉賓恩的兒子。雖然賓恩也算是個政二代,但他身為新興教派貴格會(Quaker)的重要成員,不見容於統治階級命令大家信奉的英國國教,使他因為異端的罪名進出過監獄好幾次。附帶一提,貴格之名來自「因上帝的話語而顫抖(quake)」,後來有家麥片公司看重貴格派的純潔形象,於是把商標註冊為Quaker,沒錯,就是我們現在常吃的桂格燕麥片,其品牌標誌上的那位貴格教徒,在1909年的廣告中,甚至講明了他就是威廉賓恩呢!

費城市政廳外觀
費城市政廳高167公尺的塔樓頂端,佇立著一尊威廉賓恩的銅像。過去費城有個不成文的規矩,就是任何建築在高度上都不能超過賓恩雕像,不過去過費城的都知道,費城有座高288公尺的自由大廈(One Liberty Place),上面還有個觀景台,豈敢如此放肆?大丈夫啦,自由大廈自有妙計,在大廈頂部也放一尊賓恩雕像就行啦!

因為在國內生存不下去,許多貴格教徒跟著清教徒一起來到北美洲,只是沒想到到了新大陸後,居然繼續飽受清教徒的迫害。為了改善貴格教徒的困境,威廉賓恩在1681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,他直接找上英王查理二世。當然威廉賓恩也不是笨蛋,他手上還是有籌碼的,那就是查理二世欠了他老爸一大筆錢。有點出乎意料的,查理二世相當乾脆,直接賞了他北美殖民地上一塊面積大得驚人的土地還債,而且連名字都幫他取好了,叫做賓夕法尼亞(Pennsylvania),Penn是賓恩的姓氏,Sylvania是拉丁文「林地」的意思。為什麼要用拉丁文咧?就像許多台灣品牌老喜歡在包裝上寫幾個五十音一樣,在那個年代的歐洲,有事沒事講幾句拉丁文才是潮到出水。另外要說明的是,有不少人直覺賓州的「賓」來自第一任領主威廉賓恩,但其實指的是他爹,畢竟老賓恩才是國王的債權人啊!

賓恩登陸處的水濱景觀
1682年威廉賓恩上岸的地方,現在變成一處水濱觀光公園Penn's Landing,有不少以貨櫃改裝的餐飲攤販、帆船景觀餐廳、海事博物館與出租天鵝船,夏天也經常舉辦露天電影院、音樂演唱會等活動。

其實賓恩最初得到的領土比現在的賓州還要再大一點,但當時有些原本就已在德拉瓦河西岸建立好殖民地的瑞典人、荷蘭人,以及以馬里蘭殖民主卡爾弗特(Calverts)家族為首的英國人,對英王的特許狀並不買單,長期爭執之下,這塊土地最終脫幅而去,也就成了現在的德拉瓦州(Delaware)。也許在新大陸上安插新勢力來制衡舊有的殖民主,也是英王在賜地時的政治考量之一吧。

費城獨立國家歷史公園內的木匠廳
除了獨立廳之外,木匠廳(Carpenters' Hall)也是歷史公園裡的重要景點,這裡原本是費城最古老的行會木匠公司的產業,因為1774年第一次大陸會議在這裡舉行而名留史冊,當時各州代表在此起草了《權利宣言》與《致喬治三世請願書》,以回應英王的《強制法案》,揭開了美國獨立的序幕。

總之,賓恩於1682年到了美洲後,便沿著德拉瓦河北上尋找合適的據點,而他所選中的地方就是費城。前面說過,費城的名字是由「友愛」和「兄弟」兩個希臘文組成,開宗明義宣示出賓恩的政治理念,他想要建立一座宗教自由、沒有迫害、人人平等、互信互愛的烏托邦世界。他與原住民雷納佩人(Lenape)和睦共處、親自規劃城鎮街道、並定下許多貴格主義的規矩,甚至還寫了一部以當時來說思想相當前衛的《賓夕法尼亞施政大綱》。只可惜人心隔肚皮,加上不是所有人都買世界大同的帳,賓恩的神聖實驗最終並沒有成功,不過也不能說是全然失敗,因為他公民自由的民主思想後來成了美國憲法的養分,對美國這個國家的形成還是留下了一定的影響。

費城甘迺迪廣場內的Love雕塑
對現代年輕人來說,獨立廳已經old style了,甘迺迪廣場(JFK Plaza)上的這座Love雕塑才是先發的IG自拍點,而廣場的名字也因為雕塑的緣故,逐漸被「愛之公園」(Love Park)所取代。Love是普普藝術家Robert Indiana最多產的作品,是不是有點眼熟呢?因為台北101的前面也有一個。

費城這座城市也在美國獨立中風雲一時,1774年第一次大陸會議在這裡召開,1776年《美國獨立宣言》在這裡簽字,1781年大陸會議在這裡重組為邦聯議會,1790至1800年哥倫比亞特區興建期間,費城亦作為美國的臨時首都。而將費城的重要地位帶上如此高度的,則是這座城市的另一位巨人──班傑明富蘭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,也就是100元美鈔上的那位。關於美國獨立的歷史,那又是個長篇大論,在此就先不提了。

費城的費城藝術博物館
費城藝術博物館(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)也是費城的著名景點,館藏眾多藝術史上的重要作品,不過許多遊客來到這裡不是為了陶冶性情,而是去鍛鍊身體,因為電影《洛基》中席維斯史特龍跑步訓練的場景就是在博物館的階梯上拍的,引來一票(已上了年紀的)影迷效仿,博物館甚至還特別為洛基(不是雷神他弟的那位)立了一尊銅像。
費城City Tavern的古裝服務生與古典菜
想知道華盛頓、傑佛遜、亞當斯這群美國國父喜歡吃什麼樣的菜嗎?費城有間City Tavern專門供應18世紀初的古菜。這個地點原本就是大陸會議時各州代表經常聚餐的地方,因此現任主廚特別買下這裡,並四處蒐集建國先賢家裡的私房食譜,就連裝潢擺設、侍者服飾、餐具等都還原當年模樣,是觀光客一定會去打卡的餐廳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關於Klay

本名蔣育荏,MOOK資深採訪編輯,主跑美加、歐洲路線。由於MOOK主管對疊字稱呼有種奇妙偏好,因而在公司裡又常被稱為蔣蔣。或許是雙子座的緣故,喜歡出門遊玩,也喜歡宅在家裡;喜歡寫作,但也喜歡拖稿;喜歡講幹話,但其實很正經。目前為特約作者編輯、兼職導遊領隊。

美國十大城市命名由來(四)華盛頓特區

美國十大城市命名由來(六)西雅圖

相關文章